栏目名称 | 点击次数 |
---|---|
PG电子要闻 | |
教学科研 | |
学术交流 | |
院系经纬 |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
先进榜样 | |
媒体看PG电子 | |
青海大学报 |
在学校建设发展中,广大师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志比昆仑 学竞江河”的校训,以砥砺前行的奋斗姿态,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不断谱写着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有这样一群“了不起的PG电子人”,他们敢担当、勇作为,心怀理想,脚踏实地,在各自岗位默默奉献,闪耀着熠熠光辉。榜样是一面旗帜,鼓舞斗志、催人奋进;榜样是一座灯塔,指引方向、照亮道路;榜样是一种力量,彰显进步、书写辉煌!
为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和价值引领作用,倡导全体师生向榜样学习,争当先锋,在全校掀起“看齐榜样 躬身践行”的热潮,扎实有效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积极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我们推出系列报道,记录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现代大学征程中的闪光故事,让榜样的力量化作春雨,浸润PG电子!
“60%的过程性评价占比”“13G的线上教学视频”“112的线下教学视频”“512道线上答题”……一串串数字,便是吴玉帅老师给人第一印象。他是一个对自己的工作高度量化的人,严谨、缜密。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然而聊起他的工作,吴玉帅老师却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在采访中,他强调最多的是:“老师,是一个良心活。”
“有些比赛我再也不能参加了。”
“有些比赛我再也不能参加了。”这句看似悲伤的话,却是吴玉帅老师的“凡尔赛”。同一年荣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和第五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的特等奖,按照赛事规定,不能再次参加这两项比赛。
吴玉帅获得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然而这份荣耀的起点,却来自于一次惨痛的教训。“其实我真正的教学生涯,是从第一次参加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开始的。”吴玉帅轻笑了一声,开始回忆,“我所教授的课程是水力学,我刚当老师那会儿,遇到过很多问题,比如学生不认真听讲、上课溜号,更有甚者干脆睡着了。当时我挺生气的,也反思过,复盘了从前辈教师那里拷贝的课件还有教学材料,始终觉得我讲的内容挺好,学生不听都是学生的错。”
事情的转机来自于吴玉帅第一次被推荐参加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作为青海省的教师代表,自信和年轻的他与全国98名高校教师同台竞技。“在省内我讲得不错,但一到国家层面的比赛,我才真正看到了差距。可以说,参赛时我的答卷完全‘跑题’了。”吴玉帅回忆道,“这个大赛在教师界被称为教学的‘奥林匹克’,可以说是高手云集。在比赛过程中,我发现几乎没有老师使用纯课件进行授课,更没有‘一言堂’型的课堂展示,我之前认为的那些‘挺好的内容’,在其他参赛者面前却显得格格不入。”说到这,吴老师的神情突然变得有点严肃,“我这个人有点轴的,所以这样的挫败反而让我回来一门心思就想做一件事——教学改革!”
吴玉帅开始反思和实践。他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作为老师,能为学生带来什么?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学生明明可以在线上轻易找到名师的授课视频,为什么还要到线下教室来听我的课呢?只是为了课前点名和学分吗?”这个问题给吴玉帅老师带来了灵感,也带来了他教学改革的第一个方向,那就是“取长补短”。他先是把自己的课程分成了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分出一些时间留给学生自行观看清华大学水力学教授李玲老师的课程,另外一部分时间放在线下课留给学生们向他提问。“说实话,讲课的水平和知识的广度,我很难在短时间内赶上那些名校名师。让学生们直接观看他们的视频可能是更高效的做法,但如果学生在观看视频时产生疑惑,他们很难有渠道直接向名师提问,这时候我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想通了这件事情的吴玉帅把线下课堂当作了“答疑会”,学生看视频时产生的任何问题,都能在线下课找吴老师高效解决,这既让吴玉帅作为老师“刷满了存在感”,也让学生极大地提高了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那时候开始,我的课堂才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了。”吴玉帅老师说。
“抄作业?不存在的!”
教学改革刚刚开了个头,但吴玉帅并不满足。“上课倒是比以前积极了,但学生们还是有惰性,我发现有部分学生为了应付作业会互相抄袭,这对于我们师生双方都是一种精力的浪费。”为了避免学生应付作业,吴玉帅又出新招,他仔细钻研了十余个师生互动软件,确定一个之后,让所有学生在该软件上以“视频讲题”的形式提交作业。“他至少要先弄明白这道题咋做,才能录视频,所以‘抄作业’不复存在。”吴玉帅老师自信地说,“而且,我这份作业不限制录制地点,你可以在宿舍、教室,甚至在操场边走边录。”这些作业让吴老师批改起来也觉得是一种“享受”。“同学们很有创意,我也能透过视频感受到他们讲完题的成就感。”吴玉帅打开手机,随手划着展示学生们的作业。
学生们的视频录制作业
除了让学生们录制视频完成作业外,他自己也是一个深度沉迷“视频”的人。“我觉得,视频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吴玉帅介绍说,“我每节线下课都会扛着两台相机进教室,除了录制我的授课过程外,学生们在台上讲题的过程,我也会‘抓拍’!”那个112G的文件夹成了吴玉帅站在“教学奥林匹克”最高领奖台上最大的底气。“我经常看教学视频进行复盘,也开通了公众号和抖音,我希望能够让PG亡灵大盗-PG电子游戏压分技巧人检验我的教学过程。”
课程视频
就这样通过一堂堂的课程和一帧帧的视频,吴玉帅在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上都有了显著提升。他逐渐发现,虽然清华的线上课程能够满足学生在本科阶段的《水力学》专业知识,但在“因地制宜”方面还有所欠缺。“青海大学致力于培育深耕于高原的水利领域人才;然而,目前线上课程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讲解方面,仍留有一定的空间需要填补。”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吴玉帅又找到了新的思路。“我有很多大学同学已经在水利厅或研究院工作了,所以我经常跟他们‘取经’,把真实的建设案例拿到课堂上进行展示。”吴玉帅说,他的线下课正在从“解决问题”向“解决实际问题”转变。
解题课堂
“每堂线下课,我会根据不同的问题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要进行解答展示。这不是普通的小组作业。”吴玉帅老师耐心说明,“这里面有好多我的小巧思。”首先,分组很讲究,他会从班主任或辅导员那里要到前一学期的班级排名,然后把不同成绩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小组里。“这样既避免了成绩好的同学‘内卷’,也避免了成绩不好的同学‘摆烂’。但我知道有时候小组作业会出现‘一人包揽’的情况,所以……”说到这,吴玉帅停顿了一下,“所以,谁现场进行解答展示,是我说了算,哈哈。”能看出来,吴老师真的很满意自己的这个主意,当他解释这个“秘诀”的时候,脸上甚至出现了狡黠和顽皮的笑容,“为了得到更好的成绩,每一个同学都会尽量地去理解所有的内容,成绩好的同学为了得高分,会主动给成绩不好的同学补课。我特意找教务处预定了智慧大厦‘六面屏’的教室,我的课要在那上,让每个同学都能有一块大屏幕展示他的学习成果。”而且,吴玉帅通过这种特殊的小组作业还打破了一个常规认知。“老师们习惯于用单一教材上课,但我觉得是不对的。”面对已经出版很多年的“经典教材”和与时俱进但并不权威的教材,吴玉帅也进行了教学改革。他结合所有能找到的《水力学》教材和同学们小组作业解决的问题,总结了八张“水力学图谱”。“这八张图就是我们上课的教材,非常齐全。而且,每个小组的问题不同,他们掌握的知识点也就分布在不同的‘图谱’上,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可以打破传统教材一二三章的教学顺序,直接形成一个关于‘水力学’的知识网,这会为他们大三的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吴玉帅说。“所以我说,老师,是一个良心活。”
水力学图谱
“我的大学生涯只有三年半……”
能让吴玉帅投入如此之多,不仅仅是因为他作为老师的良心,也有与青海大学深厚的感情。
吴玉帅在2009年与青海大学结缘,从山东远赴青海上学的他第一学期过得很不开心。“想家,我真的想家。”可能是刚刚经历完高考,也可能是对高原环境的不适应,吴玉帅说自己郁郁寡欢地过完了前四个月,“我是抱着退学的想法过年回家的,结果寒假被爸妈‘软硬兼施’,又硬着头皮回来了。”吴玉帅说,“没想到到了夏天,一切都不一样了。青海的夏天,太美好了!”还没到暑假,吴玉帅就已经发生了转变,“我们山东夏天太热了,真的是酷暑!我这么一感觉,青海真的不错。”
大学生吴玉帅的PG电子生活
夏天来了,吴玉帅老师的心情也跟着明媚了起来,他的大学生活也算是正式开始了。一直保持优异成绩的他,在大四获得了保研外校的资格,权衡利弊之后,吴玉帅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惊讶的决定——他留在了青海大学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当时学校的政策是全校成绩前30可以保研外校,但我选择了留校,我估计第31名得可感谢我了!但是我真的跟青海有了感情,我的老师们也对我特别好!我之前说过,我是个很轴的人,就想坚持一条路走下去。”吴玉帅的“一根筋”让他走到了现在,从青海大学“本土”培养的本硕毕业生,成长为了全国竞赛特等奖的教学名师,兢兢业业地教授着更多的学弟学妹成为水利人才!“我是PG电子培养出来的学子,我受益于青大,当然要把我的所学贡献给学校。这是每一位青大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上学期间,作为外地学生的吴玉帅经常被本硕老师邀请到家做客吃饭。“我把从老师那学来的经验也用在了跟学生相处上。”吴玉帅说,现在把青海当作家的他,也会尽地主之谊招待自己的学生,时不时给学生买点水果,买个蛋糕。不仅如此,吴玉帅还自己出钱为学生参加各项学科创新赛报名,“我的学生,不用自己出参赛报名费。说实话,指导他们参赛,除了增长学识外,也希望可以增加他们保研的概率,我自己是个保研受益者,我想把这条‘花路’引导给我的学生。”
除了鼓励学生继续深造,吴玉帅也开始为打算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做些事情。“未来,我打算把在水利厅、建造公司的同学邀请进课堂,或者带学生们去实地研学。”吴玉帅说,“水力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我想要给他们打下更好的基础。”
关于翻转课堂,吴玉帅的脚步也不会停歇,“我之前说了,老师就是个良心活。虽然我不能再参加那两项比赛了,但我跟其他参赛教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将来,我计划联合这些良师益友继续在教学改革的路上走下去。”
当我们跟他说网络上一些关于他的资料时,他总是说“这个资料还不够好,我现在正在写一个更好的……”当我们跟他说起某个教改思路时,他总是说“这里我有个故事,我给你讲,我仔细研究过……”当我们向他问得奖心得时,他却说“我不善言辞”。这就是吴玉帅的故事,一名始终坚持“教师,是良心活”青年教师的故事,一位不善言辞的“理工科直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