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排行榜
栏目名称 点击次数
PG电子要闻
教学科研
学术交流
院系经纬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先进榜样
媒体看PG电子
青海大学报
当前位置:本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了不起的PG电子人 | 写在高寒矿区的生态答卷


写在高寒矿区的生态答卷


     


2014年8月至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木里矿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整治问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并在青海考察时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2020年8月,青海省全面启动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一场数十万人参与、重塑绿水青山的攻坚战在青海打响。在这场攻坚战中,我校李希来教授、马玉寿研究员等为代表的专家团队积极响应号召,积极投身高寒矿区生态修复第一线,为保护绿水青山、修复高寒矿区生态环境做出了突出贡献。

QQ图片20240613101220.png



临危受命,使命在肩,一种生态责任


     


木里之乱,引起党中央高度重视。2014年8月、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和木里矿区破坏性开采作出重要批示。青海省委省政府下定决心、刀刃向内,立即研究整改措施。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第一时间联系到了青海大学生态修复科研团队,请求技术支援。虽然团队一直致力于高原生态修复和“黑土滩”治理,但“高寒矿山”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怎么办?选择冲上前还是后退?经短时间的沟通后,团队成员一致认为,修复木里矿区的工作刻不容缓,这是青海大学的应承担的光荣使命,也是青海大学生态修复科研团队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全力以赴做好这项工作。李希来教授作为团队带头人,在抉择时刻的义无反顾,更加坚定了团队的信念。他说:“我们团队中9个人是中共党员,我们每个人都深知,这可能是祖国和家乡最需要我们的时刻,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虽然没有十足的把握,但他们以一种舍我其谁的大无畏精神,团结一致,迎难而上,抱着必胜的信念,毅然决然投入到高寒矿区生态修复工作中。

QQ图片20240613101243.png

木里植被被破坏的照片



抽丝剥茧,审慎选择,一种生态担当


生态修复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种草复绿。但种什么草,让团队犯了难。木里海拔高,气候寒冷,缺营养是常态,究竟什么植物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茁壮成长?经过反复研究、比较,团队从省内外引种11个草种,进行引种栽培试验。


QQ图片20240613101305.png

诸多复绿施工企业技术人员和企业施工人员

来团队试验田学习照片

负责这部分工作的,主要是马玉寿研究员和李长慧教授。马玉寿研究员这位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种草博士”的研究员和他的科研团队近年来始终奔波在茫茫雪域高原,完成了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依托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退牧还草、黑土滩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累计治理黑土滩5.3万公顷,草原有害生物防控93万公顷。


QQ图片20240613101343.png

“种草博士”马玉寿研究员在地里工作

即使已经在黑土滩治理中取得了如此成就,但马玉寿研究员在面对木里矿区修复的任务时,依旧抱着“从零开始”的谦逊之心。为了仔细观察草种的生长情况,马玉寿研究员带领团队长时间在试验地里近距离观察记录,吃饭都是在试验田里。李长慧教授开展了植物适应性研究,通过试验确定了6种可以在矿区正常生长、越冬,或能形成草皮层的草种。在此基础上,生态修复科研团队经过反复实验、最后确定4种作为木里矿区植被修复的主要草种——同德短芒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冷地早熟禾和青海中华羊茅,其中就包括马玉寿研究团队自主驯化选育的草种——青海草地早熟禾。

草种问题解决了,如何形成“土壤”成了另一大难题,由于非法开采,导致煤矸石大量堆积,形成了渣山,想要在渣山上重建植被谈何容易。之前,国内外的传统方法是“客土”,就是在裸露的煤矸石上覆盖一层土壤,然而,由于面积巨大,覆盖成本极高,在不造成二次破坏的前提下,从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无法找到如此大量的土壤。另一个办法是海西州漠河驼场有大片土地和河道,可以考虑从驼场挖一些淤泥,但经过核算后发现运输的成本也极其高,且淤泥的盐含量(9%-10%)无法保证草种的生长。连续几个方案都被团队内部直接否定了,土壤问题陷入焦灼。“使用什么土壤真的很难选,我们每天都在矿区想办法,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在20世纪60-70年代就有施用羊板粪改良土壤提高黄河源头玛多县高寒草原肥力的报道。羊板粪是牛羊圈舍内长期积累、被牛羊践踏紧实、并有一定程度发酵的牛羊粪的俗称,属于一种厩肥、有机肥。木里矿区附近牧民家有丰富的羊板粪资源,可以就地取材。将羊板粪与矿区表层矿渣混合,可以调节气相、液相和固相结构,重构土壤。研究发现重构的土壤具有保肥、保水、保温、透气的生态功能,可以达到替代原生土壤的效果,从而研究出‘以肥代土’的重构土壤技术。”李长慧教授介绍说。

于是,“羊板粪+有机肥+乡土草种大播量混播+无纺布”的以肥代土非客土生态修复方法就这样诞生了。但也有部分专家提出“总体方案”中羊板粪和商品有机肥的用量过大,会带来烧苗的风险。这一说法也引起了大家的焦虑。本着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的原则,PG电子生态修复团队赶在工程实施前在西宁市开展了环境模拟试验,同步在渣山上做了大棚微区试验,最终以真实有效的试验成果证实了“总体方案”的可行性,打消了“会烧苗”的顾虑,增强了对木里矿区生态修复(种草复绿)的信心。其间,省、州领导和校领导也多次前往试验地查看问询。经过多次论证,最终同意以青大生态修复团队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总体方案”开始执行。

QQ图片20240613101407.png

2015‎年‎11‎月‎21‎日,李长慧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检查组和省、厅相关领导介绍矿区生态修复试验

“其实,草种下去,心里还是很不安,总是怕出意外,好几天都睡不着,好在结果还不错!”团队成员回忆起刚开始执行的日子,都用了“不安”这个词,但大自然给了团队最好的答案,种草开始复绿,大家的心情也都好了起来。


QQ图片20240613101424.png

2021年6月10日,乔有明在木里矿区聚乎更7号矿井检查指导渣山土壤重构情况和种草准备情况

工程实施过程中,团队成员分组编班实施指导服务,通过现场技术培训会、集中培训等,在施工现场向工人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示范指导,通过现场查看问题、现场解决问题等方式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那段时间,木里矿区已经成为我们的第二个家。”李长慧教授和梁德飞博士回忆说。

修复期间,大家时常回不了家,也吃不上一口热乎饭,饼子夹榨菜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份“美味”。

当问起这期间共往返木里矿区多少回时,李长慧研究员摇摇头,“那可真的是不计其数,没仔细算过,去一次单趟车程5个小时,但跟‘任务’相比,这时间真的不算什么。我们大部分人还有教学任务,虽然木里矿区任务重,但是一节课也不敢耽误,所以经常出现一下课就上车,赶往矿区工程现场的情况。看着矿区的绿色越来越多,我们的动力也就越来越大。用现在年轻人的话说,就是‘上头’了!我们也非常享受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

对于将研究成果和研究心得及时分享给同学们这件事,团队成员乔有明教授、李宏林博士和施建军研究员说:“高寒地区生态极度脆弱,需要我们精心呵护,作为从事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科研教学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投身于高寒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和研究实践中,更要在教学中通过科普教育宣传保护高寒生态的重要意义,这是一堂非常有价值的生态思政课。”


QQ图片20240613101443.png

2023年8月23日,施建军在木里聚乎更4号井检查2023年补植补种覆土及出苗情况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对PG电子生态修复团队来说,另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就是突然有一天,他们在原来“千疮百孔”的木里看到了一批“藏野驴和野牦牛”!“这可能是整个项目执行期间,我们最激动的时刻!比起科学的数据和肉眼可见的绿色,野生动物们的出现才是对我们复绿工作最为‘权威’的认证。‘大自然的馈赠’一词将这一刻呈现得淋漓尽致!”李希来教授带着欣慰的笑容与我们分享道。

紧接着,就有了PG亡灵大盗-PG电子游戏压分技巧的生物来这里“安家”。

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不再是一句空话......


QQ图片20240613101505.png

木里生态修复后照片



此呼彼应,如虎傅翼,一种生态温情


在木里矿区修复工作中,整个木里修复团队分工明确,各自坚守,谈到团队,成员们都眼中带光,因为这是一个极具凝聚力的团队。

QQ图片20240613101521.png

2021年7月3日,胡夏嵩和李希来在江仓矿区5号井青海大学试验地现场讨论植被恢复情况

QQ图片20240613101537.png

2021年8月20日,李希来在木里聚乎更5号井现场指导青海大学研究生论文研究工作

李希来教授是团队核心更是榜样。据团队成员回忆说,在工作生活中,他干劲十足,有耐心且风趣幽默,在他的带领下整个团队相处氛围融洽,学习氛围浓厚。

有一次李希来教授要和成员们外出研究,刚好那天是大风天气,风刮得特别厉害,大家提议改天再去,但李希来教授就是坐不住,一会儿试试风,一会儿看看天,还是坚持跟成员们说,“你们看风小了,咱们走吧!”李希来教授不畏风雨,埋头苦干,一往无前的研学态度深深感染着身边的很多人。团队成员也在实践中获得了成长,除去参与讨论确定木里矿区生态修复(种草复绿)总体方案,以及实地进行检查、验收工作外,他们还积极开展其他研究工作,在科研项目、出版专著和专利申请方面也实现了突破。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青海省科技支撑计划“高寒矿区植被恢复技术集成与示范”(2015-SF-117),青海省基础研究项目“基于不同模式下木里煤田渣山植被重建的几个草本植物适应性研究”(2019-ZJ-7041)和“高寒矿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微生物与植被和土壤互作驱动机制研究”(2019-ZJ-7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海木里煤田矿区人工植被种群自我更新与调控对策研究(41867073)”,研究出科研成果“高寒矿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与应用”(9632022Y0097)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制定发布高寒矿区生态修复地方标准2项。同时,还琢磨出了针对矿区大风作业的“播种机穿裙子”、针对渣山地面不平整的“镇压器前置”等方法,申请获批了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寒矿区植被恢复的改良播种机”“一种矿渣的分选方法及筛分机”和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适合青藏高原矿山修复项目无客土条件时的原地筛分设备”。


QQ图片20240613101554.png

团队成员在实验室做成分分析

他们利用周末时间,发挥学科所长,把论文写在了整治现场,结合修复过程实际,及时总结,形成了《高寒矿区生态修复技术创新与实践》学术成果并出版发行。团队成员韩成龙博士说:“我们在修复过程中采取了有目的的分工进行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致力于开发面向高寒地区矿区生态修复的高效且可持续的生态修复技术,这无异于给了我们青年科技人员一个宝贵的科研平台,让我们能够积极发挥年轻人的主观动力。”PG电子生态修复团队的远见,也是为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各种生态修复积攒着深厚的科技力量和人才力量。


QQ图片20240613101613.png

团队考察期间照片

团队的付出和学校的支持,可以用“双向奔赴”来形容,除了执行协调和项目申报等扶持,原校党委书记俞红贤、校长王光谦、现任党委书记李丽荣等校领导曾多次去到矿区修复现场,给团队带去了很大的精神鼓舞。团队成员孙海群教授和杨元武副教授表示:“经过长时间监测,我们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得到政府部门、同行专家的好评,更是得到了学校的认可和鼓励。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支持,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还大力支持我们在科学研究上的发展,为我们团队提供了强大动力。”


QQ图片20240613101636.png

青海大学木里矿区生态修复技术服务团队获学校表彰

因工作成绩突出,在今年第39个教师节之际,校党委决定给予青海大学木里矿区生态修复技术服务团队负责人李希来同志个人记功奖励,给予青海大学木里矿区生态修复技术服务团队成员李长慧、马玉寿、孙海群、乔有明、施建军、杨元武、李宏林、梁德飞、韩成龙、李长斌等10名同志个人嘉奖奖励。

收获荣誉的同时,青海大学木里矿区生态修复技术服务团队也站在了全新的起点上。他们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瞄准高原生态科学问题,加强研究团队建设,谋划科研项目,潜心钻研、踔厉前行,在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实践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供稿:校党委宣传部

【编辑:祁心禾 责任编辑:金萍】